(一) 科目理念
1. 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及加強個人和公民價值
- - 香港經濟
- - 香港社會政治體系
- - 國家經濟
- - 國家社會政治體系
- - 全球經濟
- - 全球社會政治體系 本課程也照顧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並幫助他們認識在日益複雜的世界中,不同持份者的不同價值取向。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國家的發展對香港息息相關。香港亦是一個細小而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因此,本課程從本地、國家和世界三個層面,讓學生研習「資源與經濟活動」及「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範疇的學習元素,從而使他們對政治和經濟活動及有關體系,在不同層面的運作及互動有較全面的了解。為此,它幫助學生掌握以下範圍的最新基礎知識,以便他們日後透過參與不同層面的社會事務,成為富責任感及具識見的公民:

2. 結合學習知識、發展共通能力及培養價值觀和態度
本課程提供機會讓初中生探究和建構最新的基礎知識,為將來升學就業作準備。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可發展學習的技能。課程把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應用所學及發展技能,從而學會作出明智合理的判斷及負責任和具識見的決策。
學生可以透過學習主要概念如「民主」和「法治」來培養價值觀。但課程的設計則以提供機會,讓學生透過積極討論社會議題或參與式學習,來釐清、反思及培養正面價值觀。學生面對本地、國家及世界層面的個人和社會議題時,亦會懂得釐清價值觀及作出明智而負責任的決定。

(二) 課程宗旨
- 幫助學生正面認識自己、提升能力以應付日常和未來的挑戰,並會追求目標及抱負;
- 幫助學生作出最能適切運用個人及社區資源的決定;
- 讓學生成為有識見及負責任的公民,從而對發展公義仁愛的社會作出貢獻;以及
- 培養學生對本地、國家及全球議題的靈敏度、興趣和關注。
(三) 學習目標
-
了解和接納自己及過健康生活;
-
發展與朋輩、家人及社會其他人士的有效溝通能力,認識建立及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
就個人問題,以及一些可行和能達成個人目標的短期和長期計劃,發展作出具識見及負責任的決策能力;
-
了解個人、企業及政府在經濟體系中的角色,並明白三者在資源分配及使用的決策上的相互作用;
-
發展相關技能來詮釋和處理經濟指標和反映經濟表現趨勢的數據、統計表及資料;
-
了解本地、國家和世界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
-
了解不同社會團體的特點,以及團體之間及與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
-
了解本地、國家和世界社會之間的聯繫和相互依存的關係,從而培養對本地居民身份、國民身份,以及世界公民身份的認同;
-
明白不同團體各自持有的觀點,以及具備的不同背景和利益,發展對社會議題作出具識見和合理判斷的能力;
-
培養對公共事務的熱忱,裝備自己,以負責的態度參與公共事務;
-
學習自我管理和獨立,以及願意反思和釐清自己所作決定背後所隱含的價值觀及態度;
-
了解本地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和態度,包括權利與義務、自由、法治、社會公義、民主、平等機會、包容、多元性、廉潔、誠信、正直、同理心及守望相助等,以及培養欣賞和尊重這些價值觀和態度,並作出反思;
-
培養開放的態度,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及生活方式。
科任教師
科主任︰ |
鄭凱翔老師 |
中一級︰ |
鄭凱翔老師、黃詩彤老師、官亨承老師、張詩雅老師 |
中二級︰ |
鄭凱翔老師、黃詩彤老師、葉邁羨老師、張詩雅老師 |
中三級︰ |
黃志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