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課程宗旨
-
倫理與宗教科旨在使學生能:
- 認識所研習的宗教及本港其他的主要宗教;
- 對宗教和道德問題作出理性和明智的判斷;
- 提升在靈性、道德及社會方面的觸覺;
- 抱持積極的態度與其他宗教信仰者交往,並尊重他人信仰的權利。
課程目標
-
知識:
- 道德對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
- 各主要倫理體系的歷史及其歷久不衰的原因;
- 有關宗教的起源、律例、形式與禮儀的知識;
- 宗教創始人及其至今仍具有影響力的原因;
- 當代有 關宗教與倫理議題的重要觀點。
-
技能:
- 反思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經驗;
- 與持有不同信念和價值觀的人進行客觀討論;
- 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信念和行為;
- 以證據和合理論點為依據,進行有關宗教意義問題的辯論;
- 藉探索宗教,改善自己、造福社群。
-
價值觀和態度:
- 尊重他人;
- 願意肯定他人的需求、感受和期望,並學習他人的見解;
- 以包容的態度 對待 模稜兩可和弔詭情況;
- 欣賞宗教及文化的差異;
- 尊重生命;
- 熱切尋求生命的意義和真理。
科任老師
科主任 |
顏燕玲老師 |
任教老師 |
黃志偉老師 |
課程
課程架構及組織
本課程兼具宗教教育的兩種主要進路,即系統進路(學習宗教)及以生命主題為進路(從宗教中學 習),並強調兩者在教學上同樣重要。系統進路涉及掌握和理解宗教信仰、教導、禮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識;生命課題進路則培養學生探究和回應問題的技能,這些問題可以聯繫到個人身份、生 命意義、價值與委身等。兩種進路的配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反思倫理和宗教問題與他們個人信仰和價值之間的關係,評價宗教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並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索宗教的途徑。
必修部分: 倫理學
倫理學導論,重點探討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以邏輯思考為根據作判斷。
單元一 規範倫理學
單元二 個人及社會問題
選修部分一: 宗教傳統(選一單元)
單元一 佛 教
單元二 基督宗教 (本校選修基礎宗教)
考評準則
評核設計
下表顯示本科自2016年文憑試起生效的評核設計。 評核設計會因應每年度考試的回饋而不斷改進。評核的詳情刊載於考評局網頁(www.hkeaa.edu.hk/tc/hkdse/assessment/assessment_framework/)。
部分 |
比重 | 時間 | |
公開考試 |
卷一 倫理學 |
50% |
1小時45分 |
卷二 宗教傳統 |
50% |
1小時45分 |